新竹香山內湖國民小學 創校90周年校慶特刊  第37~38頁  專文

閱領『登山』~內湖傳奇

 林登山

  • 新光實業副董事長
  • 光復前內湖國小第一屆畢業生
  • 民國2年,出生於新竹市海山罟
  • 內湖國小九十周年校慶籌備會主任委員

走進林登山副董事長的辦公室,簡單樸實是給人的第一印象,不禁讓人好奇一個坐擁新光金控的副董事長,究竟是怎樣的人物?

 

 

登山副董事長,生於民國二年,畢業於今新竹市香山區內湖國小,舊稱牛埔公學校鹽水分校,林副董回憶起自己孩童時期,微瞇的雙眼,仿佛也走入了時光的長廊。

 

面帶微笑,娓娓談著當年自己的時代背景與成長環境,那是一個『參與畢業旅行要繳3塊錢,家裡好不容易去借到幾塊錢,才勉強湊足成行的艱困時代』,困苦的生活環境與時代背景,讓全班由小一的30多人,隨著年紀的增長,紛紛留在家裡成為幫手,以致畢業時全班只剩17人。

       回憶起求學時代,每一個老師的輪廓,林登山副董事長都記憶清晰。包括讓他印象深刻,為人親切用心教學的李資深老師;淵源甚深,後期也到新光旗下中光碾米廠服務的蔡順來老師;與教育他時間最長的林新傳老師。小學畢業後,林登山副董事長便開始當『孩子工』的生涯,直到18歲時,投入和布匹有關的生意,民國34年開始和朋友合夥經營新光商行。

       提起他在內湖小學求學期間,印象最深刻的事,竟然是鹽水港溪那一片砂地,是許多小朋友上學必經之路,六年來沒有穿過鞋子上學的他,平日除了風大,必須面對黃沙滾滾,『眼睛嘴巴吃沙子』的窘境外,炎炎夏日每當『赤腳』走過那片砂地,總得跑跳交雜,才能平安到校或返家,遇到滂沱大雨時,缺乏雨具就更顯狼狽。

       九十七歲高齡的林登山副董事長,侃侃而談自己過去的點滴努力與現今的風光,清楚的敘述著自己每一年、每一個階段的人生紀事,展現脈絡清晰的思路與對數字的高度敏感,讓人由衷折服也不禁懷疑,林登山副董事長真有那麼大歲數嗎?

       提起自己成功的秘訣,林登山副董事長認真的說:『出社會必須先學會做人,做事做人是一個人成功的利基,如此朋友才願意接近自己,而有朋友才能成就事業。』同時一再強調做事的態度必須有『今日事,今日畢』的精神,可以先做的事,必須預先完成,『掌握時間先機』的做事原則,可以給自己多些活用時間,千萬不要存僥倖心態,『提早總是比遲到或晚到來得好』。如各項婚喪喜慶的賀禮奠儀,一定要提前給,除了表示獻上敬意在前,更展現出林登山副董事長的真心誠意與處世周延的智慧。

       『欲望不要多』,林登山副董事長也再三強調,人若能減少欲望,簡單過生活,就不會計較。父子、夫妻、兄弟姐妹、朋友同事之間,要多忍耐,不要計較,行事才能順利,生活也才會幸福。林登山副董事長笑瞇瞇的分享著年將近百的處世哲學:『人必須學會自我尊重而後他人尊重之,事業的成功除了依賴自己創意;眼光與精準判斷外,敬天也相當重要!人再怎麼厲害,也敵不過老天爺的安排。』儒家思想與道家智慧融合思考可見一番!

       被訪問到『經營生意成功的秘訣為何?』一路走來,看多人生百態及風雨,經驗豐富的林登山副董事長笑瞇瞇的說:『做生意強調誠實與務實,過於膨脹會讓人看輕與不信任;經營生意賺錢難為首要,但是賺錢的同時,也該為自己的顧客與下游合作夥伴著想,經營大家都可以『賺錢』的多贏投資。』替他人著想的體貼心意,在言談之間表露無遺。

       一張國民五十年泛黃放大的舊照片,掛在林登山副董事長辦公室牆上。說明了林登山副董事長的念舊,『念舊心生感恩,』面對他自己今日的成功,林登山副董事長並不是因為這樣而驕矜,反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,時時掛念著應該對社會有所回饋,尤其對於自己曾經求學的知識殿堂——內湖國小,不定時的捐款補助與擴充學校建設,現今一進內湖校門口左邊美侖美奐的『德山園』,是內湖國小學童們表演的小劇場、孩子們下課時開心玩躲貓貓的遊樂場、放學時學童們等待父母接送的場域、社區民眾歡聚小憩聊天的放鬆空間,也正是林登山副董事長飲水思泉,將回饋內湖國小的真誠感恩化為行動的實證。

 

(訪談撰稿:王雅鈴、林佑瑾

 

 

孫 林忠正 全文手打